
母乳成分分析仪讲解母乳性黄疸综合征

据山东国康母乳成分分析仪了解到母乳性黄疸综合征发病率小于1%,属于迟发性黄疸,一般发生在出生后7天左右,黄疸持续3周到3个月,胆红素高峰经常大于20mg%,不需停止母乳喂养胆红素浓度也能逐渐恢复正常。母乳成分分析仪发现如果暂停母乳喂养,胆红素水平会有一个明显的降低,再继续哺乳胆红素水平又会轻度地上升,但不会超过原先的水平。母乳成分分析仪了解到母乳性黄疸综合征多见于经产妇的新生儿,都是些足月的,完全用母乳喂养的新生儿,全身情况良好,生长发育正常。
病因:母乳性黄疸综合征与某些物质存在于成熟乳中有关。如孕酮的代谢产物,可使肝脏减少结合性胆红素分泌;未酯化的游离,长链脂肪酸可限制葡萄糖醛酸转移酶,脂肪酶可释放游离脂肪酸,也限制葡萄糖醛酸转移酶,从而减少胆红素葡萄糖醛酸盐的形成,这样就延迟了胆红素的代谢,使血中胆红素滞留,最新认为是母乳中的葡萄糖酰酸酶分裂肠道内的结合胆红素,增加胆红素的肠一肝循环,升高血中的胆红素水平。
处理:首先要明确诊断,排除其他可能引起黄疸的病症。如果胆红素超过20mg%可暂停母乳喂养24-48小时,但母亲仍须挤空乳房内乳汁以免日后分泌减少。由于母乳性黄疸综合征的黄疸高峰往往出现在新生儿出生l周以后,这时足月新生儿的血脑屏障已发育完善,所以游离的胆红素不容易透过血脑屏障到达颅内而引起核黄疸。如新生儿出现嗜睡和喂养困难时,国康母乳成分分析仪建议进一步检查,作出处理。